降本增效一直是光伏行业发展主题之一,截止目前,P型电池仍为市场主导,PERC 电池行业量产转换效率头部企业超过23%,接近PERC电池理论最高值。PERC电池效率无法再继续大幅提高的情况下,效率更高、衰减更低的N型电池技术近几年来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TOPCon电池技术与HJT电池技术作为最有希望量产的两种N型电池技术路线,被各大厂商争相纳入重点研究领域。
储能可有效克服风能或光伏发电输出不规则的特点,提高风力及光伏发电系统能源利用率,实现用电领域峰谷电间的平衡。在碳中和的大势下,其市场发展前景充满想象空间。
因为风电、光伏波动性较大,必须用储能使得光伏质量大幅提升,所以将来最主要的清洁能源电站都会是光储或风储电站。黄世霖认为,从国家角度来看,到2030年之前,我们要配多少个清洁能源上去,意味着就要配多少储能。
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导者,宁德时代储能早已进入该赛道,并凭借规模及品牌优势连续拿下多个大型储能项目,通过合资合作、入股等方式绑定国家电网、国家电投、国网综能、永福股份、星云股份、科士达、易事特等众多颇具实力的储能合作伙伴。
储能业务已成为宁德时代继动力电池外的第二大增长引擎。2020年其储能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幅高达218.56%,也是继动力电池业务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。
目前,宁德时代已经部署在发电侧、输配电侧及用户侧的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,拥有“全方位安全可靠、全系统超长寿命、全周期高效收益、全场景敏捷应用”等多维竞争力的产品。
黄世霖介绍,宁德时代成立之初,定下来业务的目标,一个是动力电池,另一个便是储能电池。只是早期没有国家政策引导和鼓励,储能发展比动力电池稍微慢了一拍。
过去十多年,行业对储能的技术、运营模式的探索,实际上一直都在进行。目前,从公司的角度看,现在储能行业的瓶颈,已经不在技术和成本上,而是在机制上面。近期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做了诸多调研,所以等清晰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出来,国内储能业务可能会开始“起飞”。